咔哇专栏
网红潮饮“咔哇”竟是新型毒品,含“迷奸水”
你知道“咔哇潮饮”吗?
如果不知道
那恭喜你,在喝到它之前就看到了小编的这篇推文。
▼
就是这瓶色彩斑斓,长得鲜艳诱惑,如同饮料一般的东西。
对于这款“网红潮饮”,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:喝多了比喝酒还难受,喝完之后身体会出现飘飘的感觉,可以连续兴奋三个晚上。因此,也在很多年轻人群体中火了。
▼
但是你知道吗?
“咔哇潮饮”,它的制作原料中含有一类精神药物——“γ-羟基丁酸”。
2005年我国就将“γ-羟基丁酸”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,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。
“γ-羟基丁酸”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,严重的会导致死亡,属于新型毒品的一种。
首先我们先来个扫盲帖
▼
网红饮品“咔哇潮饮”
“咔哇”是生长在南太平洋岛国、海拔500-1000英尺地区的一种植物,当地民间医生广泛用它来改善睡眠、缓解焦虑、战胜抑郁、松弛肌肉、消除疲劳。
咔哇潮饮、咔哇酒即是用这种植物制作的饮料。
2002年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30分》就专题报道过咔哇饮料在全球热销的情况。2005年首度被引进中国,但没有太大的反响。
2015年,国内一旅途探秘综艺真人秀节目开播。在节目中,两位嘉宾率领的旅行达人踏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,在瓦努阿图制作饮用所谓“最幸福的饮料”——咔哇酒,从而开始引起国内关注,并开始走红,逐渐在多地KTV中都有所销售,因其宣传不含酒精,且在网上热销,受到不少年轻人“追捧”。
甚至有人称其可以带来“饮料革命”。
这样看,卡哇酒好像没啥问题啊!
包装标注“γ-氨基丁酸”
真实配料却是“γ-羟基丁酸”
据有媒体报道,在咔哇饮料瓶外装上,厂家宣传饮料的品名为“γ-氨基丁酸”,是一种运动饮料。
“咔哇潮饮”里的γ--羟基丁酸成分是什么?
人体内存在少量内源性的γ--羟基丁酸(Gamma-Hydroxybutyrate,GHB),它是脑内γ-氨基丁酸的正常代谢产物。
它在体内的自然功能可能是在睡眠时降低大脑的兴奋性。
GHB会影响一些神经通路,发挥镇静止痛的效果,并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。
GHB产生的效应和剂量相关,低剂量时可让人感觉放松、产生中度的欣快感,并能舒适地入睡。
而大剂量时则可能产生诸多的副作用。
“咔哇潮饮”里的γ--羟基丁酸有什么危害?
服用GHB,在短暂的欣快感后,人可能出现意识的改变,甚至陷入昏迷,常见的副反应有:头痛、产生幻觉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等,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死亡。
长期服用GHB易成瘾,服药后可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醒来(如火警),醒来还可能产生强烈的抑郁感。
GHB如果和多种精神类药品,乙醇和其他精神类药品共服,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,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。
有文章就报道了因为GHB与安非他名、海洛因、可待因等合用而造成死亡的病例。
另外,GHB的化学名称或许多数人都并不熟悉,但事实上GHB早已臭名昭著,它“迷奸水”、“液体迷魂药”的名字大家可能就不再陌生了。
GHB和“约会强奸”这个词总是密不可分。
所以,
这种“咔哇潮饮”真的很危险!
属于新型“毒品”!
那我们广东地区有吗?有!而且,就是最近查出来的。
2男子贩卖被抓
缴获4瓶“咔哇水”
5月7日傍晚19时许,深圳有群众向派出所举报,辖区一名外号“斌仔”的男子正在贩卖类似饮料的新型毒品“咔哇”,而且是向娱乐场所中销售。
接报后,派出所立即介入侦查,在举报人的帮助下,民警很快锁定嫌疑人,并于晚上23时许在松岗将抓获2名贩卖“咔哇”的嫌疑男子,现场缴获“咔哇水”4瓶。
经审讯,嫌疑人黄某(男,24岁)、谭某(男,27岁)对其贩卖新型毒品“咔哇水”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
谭某供述
自己手上的“咔哇水”是在东莞的朋友那“搞来”的,由于自己和黄某都是“瘾君子”,两人买来的毒品不仅供自己“享受”,还会贩卖给他人以维持日常开销。这种“咔哇”类似饮料,在贩卖时也特别容易出手。
而另一名嫌疑人黄某描述,一般人喝“咔哇”跟喝一般 “饮料”没什么区别,会觉得身心放松,心情平静,疲劳顿消;
但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便会双眼发沉,昏昏欲睡,进入一种冥想状态。
目前,嫌疑人黄某、谭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。
小心γ--羟基丁酸的伪装
如今,淡出麻醉舞台的GHB却成为一种流行的“娱乐性药物”。
虽然已经被明令禁止出售,但由于GHB合成工艺非常简单,仍被秘密的大量加工,并在网络上贩售。
另外,GHB易于伪装,粉末形式可以放入胶囊保存,还可以添加到运动饮料、甚至漱口水等液体中;
特别是充斥在纸醉金迷的娱乐性场所里,除了瘾君子们主动服用外,有心人士也都在伺机而动,误服药品的过程可能会非常隐蔽。
因此,当你处于复杂的环境中,你不知道或不确定能信任谁时,记住,请不要吃任何人给您的食品、饮料、药片、药丸,尤其是那些所谓的“朋友”!
一旦触碰,后悔莫及!